就像你有5G手機我也有,你賣雞腿堡我也賣,在PLG開出響亮第一槍,市場滿堂彩的當下,T1抓緊時機,趁著PLG首季冠軍賽熱戰正酣,正式宣布加入戰局,雖然疫情嚴峻逼使PLG提前以裁定方式結束冠軍戰,SBL第18季甚至連Final都沒機會打,但不論是球迷或球員,或者是從業人員,大概沒人能忽略兩聯盟即將(或已經)正式交戰的態勢,場內沒得繼續的賽季,場外才正要開始。
P+LEAGUE : 先行者逆勢突圍造就領先優勢
(圖片來源 : 運動視界圖輯)
在ABL暫停營運,籃球迷齊心求變,SBL人氣與轉播權利金正低迷的當下,PLG在逆境中投入市場,所屬的四支球隊及聯盟僅是在球季的第一年,就獲得市場熱烈的回響及實際的成果,以執行長黑人在接受TVBS專訪公開的票房數據來看,四支球隊包含桃園領航猿蒙受疫情衝擊的影響下,首季例行賽仍然締造了22萬人次入場,達82%的滿座率,若以一張門票均價500元台幣來算,一季下來即創造了一億多台幣的可觀營收,均分到四隊也有2千8百多萬,當然,各主場的票務收入是各自計算的,且這些收入還只是單純計算門票,如把周邊商品算進去,預估平均每隊在首季也應該還有50萬至200萬台幣不等的周邊營收,總體來看,依據黑人在節目當中的估算,第一季是有兩支球隊達成獲利目標。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建州接受TVBS訪談, 門票收入部分於39:40開始)
筆者估計獲利的應該是門票收入較佳,且營運經驗比較豐富的兩支老球隊台北富邦與彰化夢想家,除了既有的主場軟硬體的投入成本可能相對較低,滿座率高之外,制服組的營運效率可能也會優於兩支新軍,可以在人事或硬體費用管控上收到比較好的績效,當然由於球隊薪資或合約並沒有公開,制服組或場館維護的費用也隨著地區不同有高有低,各隊獲利多寡非投資者不易得知,但至少兩支元老球隊在首季能夠坐穩位子,面子裡子能兼顧,PLG聯盟的運營也就先穩一半了。
正港台灣人戴維斯在桃園巨蛋展翅高飛 (圖片來源 : 運動視界圖輯)
既然入場買票的人氣旺,觀看轉播的鄉民數量自然也是相當可觀,PLG四隊在去年投入職業賽事 “給台灣人一個應有的職籃聯盟” 舉動不僅師出有名,獲得廣大鄉民的認可,也帶動了黃金世代國手回家獻技的寶貴機會,包含戴維斯、林志傑、田壘、楊敬敏、蔡文誠、曾文鼎及吳岱豪等,都能在PLG重新聚首獻技,使得球迷能夠感受新聯盟球賽氛圍,也能認得熟悉的名球星歸鄉再戰 ; 沸騰的人氣反映在PLG Youtube官網累積百萬人次的瀏覽上,重大賽事如開幕賽、冠軍賽等單一影片觀看人數,也達到30~40萬人次,直播同時在線觀看人數更達6萬,甚至連 “裁判好好說” 或 “聯盟忙什麼” 這類花絮影片,都有近萬人次瀏覽,各項顯赫數字除了顯示球迷的支持關注熱度,也為後續的轉播權利金/ 招商贊助帶來有力的議價籌碼,而這樣亮眼的首季成績,不僅使得PLG在市場當中佔據先行者的優勢地位,也使得上一個世代的半職籃聯盟SBL如恐龍遇上隕石衝擊加寒冬暴雪般加速衰退,面臨嚴峻困境。
請繼續往下閱讀
SBL第18季仍然有穩定的球賽內容,本土球員執行戰術或個人能力的平均發揮可能更甚於PLG,但這也更證明了好球員需要好舞台,聯盟與球賽運營都是需要與時俱進的。
(圖片來源 : 運動視界圖輯)
PLG 除了至少三支球隊的入場門票收入亮眼 (領航猿雖然飽受疫情之苦,但平均滿座率也至少過半),聯盟本身的整合與招商能力也獲得市場積極肯定,而隨之而來的則是球迷、球隊與聯盟都期待的 — 把餅做得更大,Plus再plus,擴增球隊的加入運營,但就像你有脆皮嫩雞我也有麥脆雞,一條街上可以看到7-11和全家便利商店分庭對抗一樣,PLG的成功不僅吸引了新北與高雄的兩支新軍加入,也迎來了T1作為競爭對手創建另一個擁有四支球隊的聯盟,不跟你PLUS,要爭台灣No.1。
請繼續往下閱讀
高雄海神籃球隊以國揚集團(漢神百貨)主導成立,擁有自家的高雄巨蛋場館並整合南部籃球圈人脈,將與同樣剛成軍的高雄鋼鐵人在南部市場短兵相接。
面對市場既有領先者PLG的先行者優勢,T1有哪些領域具備後來居上的優勢,又有哪些危機還需要轉化為轉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