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NBA 前六順位選秀簡評

2019年NBA選秀會,各家無不摩拳擦掌,然而並非完全是挑選心儀的球員,還有可能將選秀權當成籌碼,向其他球隊換來可用的資產,而此一態勢,在今年尤為明顯,而各隊總管蠢蠢欲動的原因,源自本屆選秀呈現嚴重M型化,除了前三順位,其他區間大多屬於人人有機會、個個沒把握的大亂鬥,以下就來談談自己對於本此選秀的看法。

第一順位:鵜鶘 Zion Williamson

早在選秀前,各種誇張的highlight似乎早已預示著 Williamson 狀元的身分,他超乎常理的體能讓他再進入NBA前就收穫大量粉絲,筆者甚至有球友千方百計地弄來他的球衣,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但在不少人對他抱以「下一個LBJ」的期望時,筆者卻有不一樣的想法…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相信 Williamson 進入聯盟後絕對能有一番作為,畢竟他超乎規格的體能就擺在那,這讓 Williamson 仍舊強過一大票在聯盟載浮載沉的球員,但若用下一位聯盟超巨的標準來看,Williamson 還是有許多地方要學習。

6呎6吋(約201公分)的身高卻主打四號位,這在 NBA 很明顯是屬於 Undersize 的體型,在大學籃壇 Williamson 憑藉重達285磅(約129公斤)的噸位優勢搭配咋舌的爆發力肆虐各隊禁區,先用速度讓跟防球員望其項背,再利用壯碩的身材頂開二線防守者,最後用違反常理的彈跳力將球搞進籃框,這就是筆者眼中 Williamson 的進攻樣貌。

但進入強度陡升的 NBA,這樣「大船入港」的打法將受到掣肘,必須增加外圍的投射與持球能力,才能搭配他本身的硬體條件以及還不錯的傳球直覺。倘若運球與持球突破的技術沒有練出來,那麼 Williamson 在進攻端的使用將較為單一,威脅性也會下跌非常多。

再者,縱使 Williamson 現在打四號位,但低位的技術仍偏向靠體能條件硬吃,可進入 NBA 後受到身高的侷限,勢必得增強低位腳步,不然他的低位威脅將會大程度取決於後衛與高位的餵球能力。

請繼續往下閱讀

「zion williamson nba draft」的圖片搜尋結果

簡單來說, Williamson 之所以能獲得狀元的身分,就是在於他雖然已經擁有無庸置疑的體能天賦,但其所展現出天花板仍然給人無盡想像。但我認為,Williamson 的發展很大程度取決於鵜鶘的眼界與定位,如果教練團單純將他當成禁區即戰力,那麼 Williamson 或許會是名體能勁爆、防守涵蓋率大、移動速度符合現今攻守節奏的優秀前場,但如果細細雕琢他的運球與腳步,以及提升他外線的穩定度,讓他往全能型的球員發展,那麼一兩年的養成後,我們將有可能見證一位名人堂等級的巨星誕生…

「zion williamson dunk」的圖片搜尋結果

那鵜鶘是能夠讓 Williamson 邁向巔峰的球隊嗎?老實說,我並不看好。從 Anthony Davis 的交易案到 Julius Randle 跳出合約成為自由球員,鵜鶘算是為 Williamson 準備相當充分的發揮空間,但是考量到總教練 Alvin Gentry 近年來在養成新人上並沒有太突出的表現,且略嫌死板的調度可能增加 Williamson 受傷的風險,畢竟自身超規格的體能與體重容易對他的膝蓋與腳產生負擔,就像之前在對陣北卡時, Williamson 就曾經受傷躺過一次,所以在養成這樣的球員時,勢必得如履薄冰。

請繼續往下閱讀

「zion williamson 受傷」的圖片搜尋結果

不過往好處想,現在的鵜鶘有足夠的空間讓 Williamson 揮灑,且教練團在上個賽季有成功讓同樣類型的 Randle 打出生涯年的經驗,從AD交易案來的年輕潛力也都需要時間養成,球團可能會將重點放在栽培,那麼 Williamson 或許有更多時間來修正自己的小缺陷,往頂尖的球員邁進。

第二順位:灰熊 Ja Morant

以6.3%的機率拿下榜眼籤,給了曼菲斯這城市一個大破大立的機會,也讓制服組決定破釜沉舟,將當年帶領球隊締造老八傳奇的控球 Mike Conley 交易到爵士,虛左以待他們的新希望:Ja Morant。

如果把時間倒轉回本季NCAA的開季,相信應該很少人關注這位來自 Murray St. 的大二球員,那時大家普遍對這個側翼年出產的後衛,Coby White 和 Darius Garland 抱持觀望的態度,但隨著球季到了三月,大家便將目光投注在順位急速攀升的 Morant 身上,甚至給他冠上「近年來最好的控球後衛」的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