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管對方(Anthony Tucker)數據如何,重點是我們贏球就好。」臺北富邦勇士總教練許晉哲一番話,似乎闡述了P. League+元年冠軍賽對戰組合,勇士在和福爾摩沙台新夢想家對弈時的重點所在。冠軍賽G1與G2夢想家連續兩場都有球員拿下大三元,老將楊敬敏在第一戰不僅成為本土首位拿下大三元的球員,更在這種戰況膠著的比賽中,帶領後來幾乎都只有單洋將於場上的夢想家,搶下重要的客場首勝。
冠軍賽第二戰則由自季後挑戰賽後鮮少出戰的Tucker,拿下「敗戰」的三雙數據。有鑒於今年Tucker有上場和勇士對戰的比賽皆以吞下敗仗,使他因此成為眾矢之的,更有不少聲音認為Tucker就是夢想家的敗戰主因。
Tucker的用與不用已然成為現在夢想家最大難題,儘管Jerran Young冠軍賽第一戰以「小感冒」為由休賽,但他接下來能否順利上場目前依舊未知,這也代表總教練Kyle Julius雖然已經在季後挑戰賽對Tucker投下不信任票,不過接下來只要Young不打就勢必要讓Tucker出賽。
Tucker在場上傷害球隊與否確實是議題設定的目標,但與其單方面檢討他是否就是夢想家的「戰犯」,倒不如用不同的角度來切入Tucker本季所遭遇的困境。若我們將時空背景拉回2019-20賽季的ABL,幾乎可以看到完全不同的風貌。夢想家在前一季陸續釋出Liam McMorrow和Marcus Keene後,總算確立Young與Tucker這對後場雙核心,當時與之搭配的卻非本季身材屬於鋒線的Stephan Hicks,而是傳統內線型態的Jordan Tolbert和後來取代Tolbert的Ryan Watkins。
值得一提的是,Watkins過去和Tucker在澳門黑熊效力時場均可以得到21.7分14.8籃板,但Tucker被釋出後其成績卻直接下滑到10.5分10籃板,兩者的配合成效顯而易見。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同樣是Julius執教,當時他與管理階層會願意採用「大洋將」,但來到P. League+後卻一改過去做法呢?
比起P. League+以本土球員為主體,ABL自2018-19賽季起場上都可以保有三名洋將,對比台灣高比例的轉換快攻,ABL的節奏顯得更加緩慢。相對之下本土球員身材較劣勢的缺點就會被放大,因此比起現在P. League+是本土球員和洋將的相輔相成,ABL的賽事更傾向以洋將為主本土球員為輔,這也連帶解答了為什麼功能性明確的吳松蔚能在ABL生存,但在P. League+的上場時間卻了了無幾。
沈默的飛沙狙擊手 吳松蔚失去的上場時間去哪了
Julius在ABL時使用的基礎站位跟現在的5-out不同,由於ABL高比例的防守目標會放在洋將身上,因此Julius選擇以當時較能利用持球重心去吸引包夾,以製造更多進攻空間的「Horns」當成站位基礎,並結合擋拆與外圍的Motion導傳,使以洋將為主的攻擊和均衡球權分配,這兩種進攻方式可以有效平衡並最大化效益。不過到本季Julius卻改以5-out的站位基礎,只是這套系統的核心目的是為了均衡各個球員在場上進攻的參與度,而非讓球員在有高持球比例遭針對後製造空間,和ABL時期的根本策略上有顯著的差異。
請繼續往下閱讀
照片來源:本人親自拍攝(IG:courtwanderer)
然而,Julius這項改變卻反而因此讓Tucker原本的優勢,變成被對手針對的反制策略。Tucker的強項十分鮮明,除了有頂尖的持球和精準的外線外,其組織能力也同樣是水準之上,就個人能力而言,他在季初稱自己是P. League+聯盟第一控衛確實不會有太多異音。
不過尷尬的地方在於,本季球隊並沒有如以往有配置如Tolbert或Watkins這類傳統中鋒,這也代表Tucker最擅長利用時間差去製造內線Roll in機會的擋拆,本季的進攻使用比例會大幅下降。於此前提下也連帶影響到他過往習慣透過大型掩體在三分線內,製造弱邊底角出手的傳球。
除此之外,對比有高把握度的擋拆配合,今年Julius賦予李德威和Hicks的任務,更多是在擔任掩體後Pop至外圍出手。即使從機率的角度來看三分球的投資報酬率確實不低,不過卻也代表著Tucker本身擅長的進攻方式受到限制,導致他的進攻效能大打折扣,甚至更容易被取代(ex:林俊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