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今天 ── 喜憂參半的第五戰 (2018 WCF Rockets vs. Warriors)

前言:

你必須承認,身為火箭隊球迷,那段時光值得我們昂頭挺胸的去談論。

如今回首看來,即便最後的結果我們都已經知道,我依舊衷心期盼能再體驗一次那樣追逐成功與榮耀的歷程。

你必須承認,是「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驅使著火箭隊迎向如此艱鉅的挑戰。

如今回首看來,我們猶如在無法辨識方向的叢林裡起步。足下踩著毛茸茸的苔蘚、舉頭只見垂吊於樹枝間的松蘿;陽光不明顯,倒是因為汗水與濃厚的水氣惹得一身濕。無路可走,只能自己開;無物可食,只得自己覓。

你必須承認,若非「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意志,火箭隊大可選擇放棄。是那堅韌的意志與對勝利的渴望促成了這場史詩級的聖戰。

如今回首看來,那時的歡呼聲與淚水,如一團不分明的意識,又似一種難以搜索的遙遠的記憶。望向來時路,那團未曾泯滅的意識浮動於眼前……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正文:

還記得那天在建中科學館的物理實驗室,進行一個有使用到 Tracker 軟體的實驗。上高中後從來沒學好物理的我早已忘記那天做了什麼實驗,只知道要在實驗後將數據修修補補寫出一篇看似完美的實驗結報,再加上感人肺腑的實驗心得。

不過,不記得也合理。畢竟,我對於實驗的專注度早已隨著即將開打的比賽而煙消雲散。

兩天前,在近年來令人聞風喪膽的 Oracle Arena(甲骨文球場)迎來火箭隊與勇士隊的西區決賽第四戰。

.

【讓我們回顧一下:西區決賽由三月底就確定拿下聯盟第一、擁有史上最佳後場組合 James Harden 與 Chris Paul 的休士頓火箭隊(65-17) 對決 擁有15年奪冠、16年史無前例例行賽73勝的主力班底(Stephen Curry, Klay Thompson, Draymond Green, Andre Iguodala, Shaun Livingston)再加入四度獲得得分王頭銜的 Kevin Durant 所組的金州勇士超級戰艦(58-24)。

請繼續往下閱讀

系列賽首戰,在主場出賽的 James Harden 顯得得心應手,全場24次出手命中14次、三分球9投5中拿下41分7助攻,成為全場表現最出色的球員,無奈甫傷癒回歸的火箭側翼 Luc Mbah a Moute 攻守失序,且勇士隊除了 Draymond Green 之外的所有上場球員命中率皆不低於五成。勇士隊多位得分手各有發揮,讓 Harden 顯得獨木難支,終場勇士以 119-106 戰勝來勢洶洶的火箭隊以及豐田中心球場震耳欲聾的應援聲。

當兩隊第二度交鋒,火箭全隊深知若本戰再度吞敗,攜二連敗前往甲骨文球場必定回天乏術。因此,本戰火箭隊將士用命,在雙核心遭到嚴防的情況下,角色球員把握住機會命中投籃挹注火力;Trevor Ariza (FG 7/9), P.J. Tucker (FG 8/9), Eric Gordon (3pt 6/9)以極高的命中率分別拿下 19分、22分與27分。首節剩下四分多鐘時的18-16是勇士隊本場最後一次領先,最後比分定格在 127-105。火箭隊能在雙核心命中率稍低時(Harden 9/24, CP3 6/14)拿下勝利固然讓人欣慰,但考量到勇士隊的先發後衛也雙雙失去準心(Curry 7/19, Thompson 3/11),扳平戰局後的火箭隊絲毫無法掉以輕心,因為當兩位射手回到熟悉的主場,他們勢必發出最響亮的反擊號角,以再度擊落火箭。

請繼續往下閱讀

果不其然,勇士隊在回到甲骨文球場的系列賽第三戰以 126-85 給予高居第一種子的火箭隊震撼教育;四十一分的分差不僅是火箭隊季後賽近三十年之最,更是當年季後賽火箭隊首度在一輪系列賽中落敗兩場。此前面對 Jimmy Butler 領軍的灰狼隊和由 Donovan Mitchell 與 Rudy Gobert 領銜、首輪擊敗雷霆三巨頭的爵士隊,火箭隊皆以四比一淘汰對手。如今,丟了主場優勢又再度陷入落後,考驗著火箭隊的意志力與求勝決心。

屋漏偏逢連夜雨,火箭隊總教練 Mike D’Antoni 在第三戰結束後決定棄用因為灌籃受傷復出後遲遲找不回防守狀態的 Luc Mbah a Moute。臂展長達 215公分(身高203公分)的 Luc Mbah a Moute 在例行賽擔任側翼替補,為球隊提供了每場25分鐘的高質量防守;進攻端繳出36.4%的三分命中率,場均獲得7.5分。火箭隊的三位側翼 Trevor Ariza, P.J. Tucker, Luc Mbah a Moute 都屬於無法由數據體現價值的球員。他們在進攻端擁有命中空位三分的能力,不佔據球權更給予了雙核心足夠的揮灑空間;防守端不僅可以徹底執行無限換防、任勞任怨的做好每一波的防守,更進自己的全力消磨對方主力得分點的體力與鬥志,堪稱火箭隊能取得隊史最佳戰績的低調功臣。